close
第十章 質化田野研究 MEMO
研究生:梁成德 學號:3711004
l 質化田野研究:讓研究人員可以在行動發生地點觀察自然環境下
的社會生活。(觀察及資料處理分析交錯循環過程)
l 田野研究:實地走到行動的發生地後純粹的觀看及傾聽。
l 質化訪談:訪談者與受訪者間的互動
l 量化/質化田野研究在信度及效度間是否具有一定關聯性會相互
影響?
l 田野研究的典範(紮根方法/自然論/俗民方法論/個案研究與衍生
個案法/建置民俗制/參與式行動研究)
l 執行質化田野研究:屬引導性質的談話(非特定資訊搜尋/不具結構
性)創立一焦點團體並觀察探索某特定主題時的互動
l 質化田野活動的倫理:從事田野研究時需要正視研究者與研究對
象之間的直接接觸引起的倫理議題
l 質化田野活動的優缺點
l 田野研究(field research)適合用於研究何種主題?
l 紮根理論(grounded theory)的研究者, 比較會採用那種類型的研究取向?
l 東海大學碩士生紀慧文的碩士論文討論《十二個上班小姐的生涯故事》使用親身蹲點的方式到KTV酒店去擔任小妹以便收集田野資料的方式是否有違背田野研究的倫理相關規範?主客觀的立場是否會有所混淆?
l 如何確保質化田野研究觀察者的角色(局外人/參與者)不會互相影響?
l 量化/質化田野研究在信度及效度間是否具有一定關聯性會相互影響?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